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再升级 数字技术还原重庆大轰炸场景
数字技术还原大轰炸历史场景
民国街景VR体验
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升级版开展仪式昨天在红岩革命纪念馆举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改陈工作从2016年开始实施,在充分搜集资料、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和听取党史专家及中央有关部门意见基础上,历时两年,数易其稿。展厅面积达2400平方米,展线长700米,以600多张珍贵历史照片、300余件展品(其中珍贵文物27件)、10余幅大型历史油画和形式丰富的现代技术手段展示方式,全面真实展现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国民党统治区特殊环境中的奋斗历程。
游客可以在馆内互动体验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共分为“共赴国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雾都明灯——中共中央南方局驻足红岩”“抗战号角——新华方面军”“坚持团结抗战 维护合作大局”“团结各界人士 发展壮大民主力量”“荟萃文化群英 推动抗战进步文化运动”“肩负特殊使命 开辟秘密战场”“扩大对外交往 争取国际广泛支持”“争取和平民主 为新中国努力奋斗”“红岩精神 光耀千秋”十个部分。展览改陈现场负责人表示,这次展览改陈是在原展览的基础上对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新华日报和中共代表团以及红岩人物、事件等进行深入研究的最新重要成果,全面展示了抗战以来中共中央南方局光辉而丰富的历史以及所孕育的伟大红岩精神。
“‘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使用了全程免费语音导览讲解,充分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在补充新征集文物的基础上,精选重点文物,以二维码的形式解读,让观众更加形象了解更多红岩历史内容。”相关负责人表示,纪念馆内的国家一级文物《棉花街壁报》、《新华日报》印刷机等都以二维码的形式解读,让观众更加形象了解更多红岩历史内容。
此外,馆内还专为青少年和儿童新设的油墨印刷互动区,一排摆放整齐的印刷版和油墨滚筒,让青少年朋友能亲身体验简易油墨印刷乐趣。
数字技术还原《重庆大轰炸》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纪念馆专门打造的约200平方米的“红岩记忆——数字体验厅”,通过现代数字技术真实还原了历史震撼场景。
该数字体验厅以数字化展览为主,结合观众被动观看与主动参与的两种模式,将曲面投影、全息投影、AR和VR展示等集成化、数字化,充分展示了红岩精神,如愈炸愈强的场景和多媒体放映、“民主之家”历史场景复原和“周恩来和他的朋友们”环幕视频演示等。此次还重点推出《重庆大轰炸》历史还原三曲面裸眼3D视频和历史资料对照触摸互动、《毛主席书写“沁园春·雪”》全息影像、民国街景VR体验等。
这些“镇馆之宝”别错过
相关负责人介绍,馆内的国家一级文物《棉花街壁报》、《新华日报》印刷机等被列为“镇馆之宝”。重庆大轰炸期间,地下共产党员李模荣在工作和“跑防空洞”的间歇,编辑、制作并张贴了8期《棉花街壁报》,多数是在大轰炸最严酷的1939年5月到7月间赶制的。它不仅记载了重庆大轰炸的惨烈、中国空军的战果,更以短讯、歌谣、漫画等多种通俗形式,激励群众抗战热情,鼓舞群众抗战意志,展示了中国人民“愈炸愈强”的顽强精神。
现场,一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德国进口、装有西门子马达的平板印刷机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眼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台印刷机是当年《新华日报》印刷机。
重庆晚报记者 何浩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