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山西体育的厚重历史

  博物馆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也是一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标志。

  很多人一提到博物馆,便会立即想到各种令人陶醉的艺术藏品或者令人啧啧称奇的考古珍品。然而,与传统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相比,山西省体育博物馆则是一座专业的体育类博物馆。

  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山西省体育博物馆举办了“助力二青·体育记忆——接受捐赠借展暨证书颁发仪式”,以此向广大捐赠者的慷慨惠赠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社会各界惠赠体育藏品

   一直以来,体育文化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都是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5年2月16日正式面向社会开放的山西省体育博物馆,作为山西第一座综合性体育类博物馆,一直是三晋体育文化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更是三晋体育文化交流、宣传的重要窗口。

  目前,山西省体育博物馆共有5个展厅:古代体育厅、近现代当代体育厅、奥林匹克走廊、山西体育名人堂、国防科技体育厅。在这里,透过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人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代代山西体育人拼搏奋进的场景,而一件件珍贵的奖牌、奖章、证书,也在讲述着一个个山西体育健儿的光辉历程。

  在当天的仪式上,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苏亚君捐赠个人作品《浪淘沙·二青会圣火书法长卷轴》,文化学者王修筑捐赠了原创书法作品《射礼·定四方令》,原山西省体育博物馆馆长薛利生捐赠了400余盘体育影视资料,山西省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射击队总教练王智伟捐赠了自己运动生涯中第一座世界冠军奖杯——2013年国际射联世界杯冠军……

  之后,山西省体育局相关领导向教练员、运动员、捐赠单位及个人捐赠代表颁发收藏证书。

  此外,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当天还发来了贺信,并将“第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运动员勇夺金牌特种纪念封”赠送给了山西省体育博物馆,以此感谢该馆一直以来为体育文化事业做出的积极贡献。

  文化学者助推体育发展

   体育博物馆作为体育文化宣传的重要平台和窗口,承载着推动体育文化建设、传播中华体育精神、记录体育事业发展的光荣使命。为全面提升工作人员文化素养,更好地挖掘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山西省体育博物馆聘请了文化学者王修筑担任文化顾问。

  王修筑长期致力于我国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研究,他著的《中华二十四节气》一书成为首批入选向全国推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名单。王修筑也是一位多年的体育爱好者,他通过长期对古代“六艺”研究和考证,所撰写的书法长卷《射礼·定四方令》,在去年获得了山西省版权局颁发的作品登记证书。

  据介绍,作为古代“君子六艺”之一的射箭,在中国古代不仅是攻城拔寨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培养君子风度的方式,古时射箭具有严格而复杂的仪式流程,被称为“射礼”。而“定四方”是古代射礼的一部分,寓意是祈求四方平安,风调雨顺。

  在当天的仪式上,王修筑表示,将这幅作品捐赠给山西省体育博物馆进行保存和展览,能够更好地宣传和推广体育文化,也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将山西的体育事业推向高峰。

  妥善保管藏品使其物尽其用

   博物馆藏品是国家宝贵的科学和文化财富,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自山西省体育博物馆开馆以来,先后有100余个单位和个人进行了捐赠,目前共收到捐赠藏品1000余件、借展藏品50余件,藏品类别包括奖杯、奖牌、证章、火炬、特质纪念品、艺术品、旗帜、邮票、照片及影像资料等。

  “非常感谢社会各界的慷慨惠赠,我们会妥善保管捐赠、借展的藏品,使其物尽其用,充分彰显它们蕴含的历史价值。”山西省体育博物馆馆长朱强表示,今后将继续深化山西体育文化交流活动,弘扬山西体育人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为山西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体育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体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灵魂。”山西省体育局局长赵晓春表示,省体育局历来高度重视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投入了众多资源、精力、人才从事体育文化建设,推进体育文化发展。

  “各位捐赠人能够将自己珍贵的藏品捐献给山西省体育博物馆,这对我们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赵晓春介绍,这些见证了山西体育历史的藏品陈列在博物馆中,不仅能够宣传山西厚重、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同时也有助于弘扬山西体育人奋勇向前、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各位捐赠人的慷慨惠赠,不仅丰富了博物馆馆藏,更有助于推动山西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山西晚报记者 张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