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积极探索多元智能养老模式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首经典老歌,不止唱出了歌者情怀,还唱出了千万子女的心声。然而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如何将“陪父母变老”做成一件浪漫的事,难度可不小。尤其是老年人对养老、医疗的需求不断增长,这种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在一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几天,多位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建言,解决健康和养老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医养结合,而我们武进也正在积极探索多元智能化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一起来看今天的生活超视。
【老人治疗现场】
蒋亚南今年74岁,2013年拆迁后安置在南淳家园,这几年,肩膀和左膝盖经常疼痛,严重的时候连路都不能走,每次去医院都是一次痛苦的经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立后,她已就近在这里进行了两次免费诊疗。
南淳社区居民 蒋亚南:膝盖和肩膀,好很多,我来做了两回,贴一回,熏一回,真的很好
记者在该养老服务中心看到,老年人理疗的理疗,锻炼的锻炼,打牌下棋,自得其乐。
南淳社区居民:空了就来玩,锻炼锻炼身体
志愿者 严永进:帮他们烧烧水,发发牌具
南淳社区党总支部书记 褚小英:我们聘请社区退休干部做专职管理员,后面还有党员志愿者,春节都天天来的,不休息
南淳家园拆迁户有3万多人,其中老年人占了六分之一,为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南夏墅街道和社区联合打造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中心总投资30多万元,面积达600多平方米,于2018年1月5号正式投用,提供理疗康复、娱乐休闲等服务。下一步,社区将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助浴、送餐等服务。
南淳社区党总支部书记 褚小英:特色就是要把我们的居家中心,做好做细,另外2018年,还要根据上级要求,三所联动,一个社区一居一品,2018年医疗 家政各方面都要跟上去
现场:赵青芝(87岁):花篮里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
赵青芝是一名退休教师,今年87岁,身体十分硬朗,她说,当初来悦康养老中心生活,完全是为了照顾老伴。
赵青芝(87岁):老伴来之前在家里也瘫在床上好长时间了,也不能自理了,说句不好听的话,有时晚上要把我叫醒了理会他,我真的吃不消,也拖了两年,他今年过世已经94岁了,刚开始来在大家思想上,总感觉不知道敬老院怎么样,一个不知道照顾得怎么样,还有点老思想,小孩把老人送到敬老院,感觉不是很孝顺
一年多下来,赵青芝已经把养老中心当成了家,她和这里的工作人员成了朋友,。
赵青芝(87岁):在这里很愉快,小孩叫我回家过年,我说年都不想回去过,在这里蛮好的,这里就是家,有的在这里真的跟姊妹一样的,我们的想法也不要影响小孩的工作
跟赵青芝一样住在养老中心的还有殷恽大,也是87岁,前几年动手术开了胆结石,心情一直比较低落,担心自己活不长了。
殷恽大儿子 马岳兴:一天到晚怕死,咱们到阳湖医院从头上查到脚上身体蛮好,心脏都好的,又没什么毛病,开一个胆结石有什么关系呢,要欢欢乐乐安度晚年,不要急着这个 急着那个
记者:开始也有点不放心的
殷恽大儿子 马岳兴:我们兄弟住的都比较远,有的住在常州,有的住在乡下,最后大家商量之后决定放在这里养老中心,来了一年半,各方面都蛮好的,开始的时候来的也比较勤快,天天来的,现在习惯了,一到两天来看一次
区悦康养老中心主任 周琴新:每个老人的情况都要掌握好,不管老人有什么思想状况,还是身体有变化,或者发烧感冒了,第一时间要进行汇报,白天不允许睡午觉,要在楼道里不停地巡逻,看看每一个老人,还有晚班每两个小时都要出来巡逻的,安全上也是查的比较严的,不允许老人有任何闪失,不允许老人发生任何事故
出一段现场画面位于湖滨路的金东方颐养园2011年成立,2016年打破常规养老服务,提出医养新概念的可持续发展社区,整个社区设颐养中心、医疗中心、护理中心和商业中心四大中心,占地260多亩,可供三千余人使用。目前已经入住500多户700多人。
2016.1。19期声:金东方颐养园 住户 丁辉:比在家里好 在家里一个人住 有什么事情也找不到人 这个地方很方便的 有什么事情 你找他们 他们服务很好
金东方颐养园 住户 戚君兰:这边硬件好 软件也好 我在苏州看了这么多个养老院 没有这一个好的 这个应该说是国际标准了 要去看看护理院的 我哥哥也准备住在这里 在这里享受高级的服务。
金东方颐养园 理事长 金健勇:所有住在这里的老年人都是实行会员制 不是卖房子产权 交一笔费用 住进来 今后不住的时候 钱还可以还给她 在日常生活中 只要交一点服务费 服务费也很便宜 夫妻两个 一个月的服务费 也只要一千块钱 包括到你家里每周打扫一次卫生 洗澡游泳 健身 看电影等等一系列的公共服务 都不需要再花费
现场:记者 田雨婷:目前,全区共有养老机构20家,其中公办12家、民办8家;养老床位总数7015张,截止2017年1月,我区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万人,占总人口的24.77%,65周岁以上的有近16万人,占总人口的17.18%。在这中间,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占了很大一部分,他们最需要医养结合服务,未来,具备医疗服务功能的养老机构将越来越受欢迎。我们也希望有更多养老机构能够在医养结合的模式上作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发展医养结合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我区正在积极实践和探索,政府部门更是从顶层设计,从源头上建立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法规体系,多元化、多途径形成医养结合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其所需的、可负担的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