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城施策值得探索
近日,河南驻马店市、广西南宁市相继发布鼓励公积金购房的政策。驻马店市更是将首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30%下调为20%引发关注。不少人疑惑,这是否有违“房住不炒”的楼市政策?
对此,相关专家认为中央已经把因地制宜、因城施策作为一个方针。各地楼市总是有高有低,特别是这次疫情对整个楼市影响比较大。那么,各地楼市据此作设计调整,谈不上不符合“房住不炒”,地方政府的责任就是保持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应该说,专家的观点还是基本符合当前楼市的实际情况的,也是符合相关政策要求的。“房住不炒”,只是一个基本定位。不管政策怎么调整,只要控制住“炒”字,不让房价出现大起大落,特别是持续上涨,调控就算到位,“房住不炒”定位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至于各地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制定什么样的政策,就应当由各地自主决定,而不是“一刀切”。如果强调政策完全统一,就违背了因城施策要求,地方政府也就无法承担房价波动的全部责任。
也正因为如此,面对疫情对楼市产生的影响,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稳定楼市、稳定企业、稳定房价政策也是可以的,是符合楼市调控基本格调的,并不是只要一涉及到政策调整尤其是首套房、二套房政策等的调整,就是放松楼市调控,就是与“房住不炒”的定位相矛盾。如果这样,楼市调控政策本身就存在矛盾了。因为中央在提出“房住不炒”定位时,也提出了因城施策要求,并通过因城施策,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既然政策上允许地方政府因城施策,地方政府当然可以制定不同的政策了。包括公积金政策、首付政策、限购限售政策等方面的政策,也都可以调整,可以优化,甚至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取消或进一步强化楼市调控。
反过来,如果因为政策调整,出现了房价快速上涨等方面的问题,地方政府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有关方面也可以对地方政府采用约谈等方式,对地方政府提出警告,甚至处分。因此,在楼市政策问题上,地方政府是会相当谨慎的,不会因为一时需要,去轻易放松楼市调控,去改变和影响目前的楼市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