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养老市场!未来上海新增政府建养老设施 将委托“社会力量”运营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6月11日报道:上海将大力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今后新增的政府投资养老服务设施,原则上均采取委托社会力量运营的模式。在今天下午举行的“2019上海国际养老服务产业高峰论坛”上,记者从上海市民政局获悉,上海将着力实施“养老服务市场活力提升计划”。

据悉,即将实施的“养老服务市场活力提升计划”主要包括5项任务,即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支持各类主体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拓宽养老服务投融资渠道,推动长三角养老服务区域合作。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透露,为此上海已明确,公办养老机构在守住“保基本”底线的基础上,将大力推进“公建民营”,“今后新增的政府投资养老服务设施,原则上均采取委托社会力量运营的模式”。同时,着力推动形成价格传导机制,要“以养老机构实际成本为基础,统筹考虑政府投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供求关系和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和调整养老服务收费”。

同时,在养老服务机构公建民营、养老设施招投标、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中,凡涉及“排斥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参与竞争”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有关规定和做法,将被集中清理废除。

此外,企业登记的自主权也将获得进一步保障,“已经在其他地方取得营业执照的企业,将不会再被要求其在本地开展经营活动时必须设立子公司”。

在境外投资方面,上海允许举办营利性养老机构等,在多个方面享受境内资本同等待遇。同时,支持多元主体参与,包括鼓励物业公司、物流企业、商贸企业等面向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今年5月份正式印发的《上海市深化养老服务实施方案(2019-2022年)是上海未来一段时间养老服务发展的指引,里面详细描绘了6个提升计划。而“养老服务市场活力提升计划”就是其中之一。小到养老服务企业登记“一照多址”,大到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企业首发上市,这些一揽子举措将进一步打通养老服务领域的“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