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锁海岛 凸显海南进出岛通道能力瓶颈

雾锁海岛 凸显海南进出岛通道能力瓶颈

首航直升机保障旅客出行

雾锁海岛 凸显海南进出岛通道能力瓶颈

中国航空报讯2018年春节期间,一场连续数日徘徊在琼州海峡的罕见大雾,让琼州海峡持续封航,叠加春节黄金周返程高峰,海口秀英港、新海港、南港三大港口多次短暂停航,导致出岛车辆大量滞留。建设琼州海峡跨海工程,解决海南进出岛难问题再次跃入公众视野。

关于琼州海峡跨海工程,相关单位已经进行了前期研究。鉴于琼州海峡复杂的海况及海底地质条件,同时考虑到跨海通道技术经济、综合交通融合等因素,方案集中在建设跨海大桥还是海底隧道的比选上。从规划层面来看,建设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已经列入国家、地方交通规划和建设计划。包头至海口客运专线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发布的 《广东省高速公路2015年至2017年建设计划及中远期规划》中提到,2018年以后开工建设沈海国家高速公路琼州海峡跨海通道。

空运方面,海南进出岛航空运输市场需求旺盛,叠加近期琼州海峡连续大雾天气,港口通航能力受限,导致大量过海旅客转而通过航空方式离岛需求,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旅客吞吐量持续增加。海口、三亚至北上广深及省会城市机票全部售罄,其中部分国内热门航线出港客座率达100%,飞往首尔、釜山、莫斯科、叶卡捷琳堡等地的旅游包机几乎每班满座。针对海南离岛旅客滞留等情况,民航局协调南航、国航、海航、首都航等航空公司增加运力,全力疏解滞留旅客。通过调整和新增加班,增加海口和三亚始发至深圳、广州、长沙、北京、南昌等地航班。此外,海航等航空公司将海口、三亚始发的部分航班调整为宽体机执行,同时增加宽体机过夜,通过多种方式缓解旅客出行需求。春节返程高峰期间,首航直升机调配运力,将性能更优越、座位数更多的VIP专用高级双发空客H155直升机调至海口港,保障海口-徐闻海峡航线飞行,为离岛人士提供了更多离岛出行方式。

近年来,海南省航空运输需求持续快速增长,2005~2017年美兰、凤凰机场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长13%。预计2030年海南民航航空运输量预计将达到1.38亿人次。而海南全省民航基础设施容量又如何呢?目前、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均为单一跑道,均已接近跑道容量。正在扩建的美兰机场将增加一条远距跑道,预计2024年左右达容量满负荷,2030年前仍需扩建。而根据已批复的三亚凤凰机场总体规划,机场终端按照一条跑道满负荷运行。博鳌机场为支线机场,与三亚、海口机场在功能定位上存在差异,承接海口、三亚机场功能尚需时日。

鉴于空域及地面保障能力,在保证航空安全的基础上,民航局对海口美兰机场和三亚凤凰机场的小时容量进行了限定,也就是所谓的航班时刻协调机场。目前对海口美兰机场的小时容量限定为30架次,对三亚凤凰机场的小时容量限定为20架次。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已经达到保障上限,使得航空公司无法大幅增加进出海南航班。面对庞大的进出港客流量,三亚凤凰机场在容量接近饱和的情况下,通过投放宽体机运行的方式部分缓解了旅客出行压力,但效果也十分有限,依然不能满足全部旅客的出行需求。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进出海口、三亚的航班一票难求的局面或许会在未来进一步加剧。因此,应从南海国土安全、“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岛建设、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的高度,认识加强加快海南岛进出通道能力建设的重要性。航空运输作为进出岛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在扩大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确保南海国土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加强民航机场基础设施建设是破解海南岛进出岛通道能力瓶颈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