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吴克敬:文学最根本的是要让人获得生命的力量
文学最根本的是要让人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而不是别的生命,譬如血腥残忍,譬如肮脏丑陋……

金宇澄上海记忆从东北开始
如果是一个不能把它记下来的人,简直是在做一件根本没有价值的事情。我真的非常感谢写作,你做了很多无用功的事情,你还可以把它记录下来……

那多对谈蔡崇达、李伟长:罪案与文学的一出好戏
在年纪慢慢变大以后,真实世界的东西对我产生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或者说我在去写一个小说的时候,想象力本身对于我能够构成的挑战不是那么大了……

松浦弥太郎:消化不完的取舍会让我们觉得很累
在我们这样一个技术发展越来越好的社会,人会变得越来越冷漠,缺乏关心,感觉到有压力,这就是造成我们现在越来越觉得透不过气、越来越不安的根源……

陈丹燕:旅行是我生命的另一条线索
写旅行书给了我很大的成就感,让我懂得了很多东西需要亲临才能有真实的感受,更为验证自己的世界观提供了契机……

刘震云 × 皮特·恩格伦:战争的美丽与哀愁
每个人在看待历史书和历史故事的时候,总是有一种感觉,就是我终于看到了结局。但战争是那么容易开始,却很难真正的结束……

李淼:一个物理学家的文学梦
“任何人都超越不了自己的时代”,尽管李淼仍走在时代前沿地,在中国做物理科普的红火程度“无人能出其右”,他仍大方承认自己难以消弭的“时代感”……

张执浩:被词语找到的人
耐心的生活,保持对写作长久的专注的热情,所谓的灵感它就会来找你,也就是说,诗歌最终会找到你……

韩少功×苏童×龚曙光:把故乡与日子酿成一坛米酒
虽然用的都是最质朴的文字,写的都是最平凡的故事,但自有一种隽永的力道,就如同一坛岁月酿成的米酒,温润而惹人沉醉……

马原:没有这场大病, 我回不到小说
我认为我“被哲学”的结果,打破了一个魔咒。一个成名作家如果中断写作,如果他还有可能回来,那就是上天给他一场大病……

杨扬:带有思潮性质的文学创作,上海始终没有中断过
上海作为一个文学世界,只有在近现代才受人关注,因为文学上海的出现,中国文学的现代面貌才得以充分展现……

葛亮:作家是一面镜子
一个人是一个综合体,一个作家也有不同的面相,一方面在观念里接受传统的滋养,另一方面生活在现代城市里,有对当下的挖掘……

王尧:真正的批评家不能对时代失语
在文学批评界,如果有人不负责任、一味吹捧作家作品,那么这样的批评者通常不会被看成批评家……

张炜:写一切能感动我的事
文字的堆积是最无聊的事。创作是心灵的一次欣悦和感动,需要新的爆发。没有崭新的感触和经验就不必动笔……

孙频:基本上所有女作家都反感被扣上女性主义的帽子
一个人不可能得到太多,这违背天地法则,一个人只能去做你最渴望最喜欢的事情……

胡弦:诗人扮演的角色是“思考者”
当广场上响起欢呼声的时候,诗人要想的是,这欢呼声是从哪里来的?所以诗歌呈现的是经过诗人心灵过滤了的社会与时代……

朱辉:文学不仅仅是讲一个好故事
文学决不是一个“好故事”那么简单,小说的架构、语言,每一处细微的遣词造句,都是文学不可缺失的部分……

翌平:《野天鹅》向光生长,逆风飞翔
立足本土,着眼世界,相信会有很多在世界范围内享誉的中国作品出现,我希望自己也能努力,参与其中写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发出中国声音……

刘庆:“唇典”是无字的经典是嘴上传承的故事
我写下这两个字的时候便已想改变原意,字有字典,词有词典,“唇典”就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我取的是口口相传之意,是无字的经典,嘴唇上传承的故事……

《严歌苓论》:严歌苓的成功绝非偶然,背后秘密何在
初读严歌苓的小说,你有一种似曾相识的华美。不是文字的,不是背景的,而是时空交错、文化斑驳的华美……

小白:小说的封锁与解围
文艺气质不是天然就专属于好人,很多文艺青年是坏人,很多坏人一边坏着一边很文艺。“我”则是一个特别日常生活的人……

赵志明:希望成为一匹写作上的孤狼
在写作上没想过什么野心,我希望自己成为写作上的孤狼,但孤狼并不一定就要有什么狼子野……

鲍贝:西藏是一种“瘾”,用文字来消解
写这本书的鲍贝非常非常坚决,她软硬兼施,运用悬疑、好奇、威胁和应许,诱惑、号召、激励着我们,把我们带向一个乌托邦……

杜涯:诗歌是我们面对灰暗时的光亮
诗人的天职是还乡。对我来讲,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层面是现实意义上的身体的还乡。实际上,我一般是不和人谈诗歌的,谈得最多的是我的家乡……

陈新:大地震后人间天堂有朵《九寨祥云》
地震后,美丽的九寨成了堆砌颤栗、恐惧与绝望的“孤岛”。疼痛的仙境和无助的守望里,却有一片祥云呵护着这方土地,呵护着这方土地上的人们……

张新颖:他们是“新文化晨曦时刻的儿女”
一个人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身上所有的东西才会受到考验,能够在不同的阶段经受住这样的考验,并保留最初照在他们身上的光芒……

品读“三种文化”,看到怎样的上海
时光不仅给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留下了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的现代化成就,而且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资源。当历久弥新的红色基因焕发生机时,上海必将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张平:书写一种别样的灵魂“反腐”
在书写腐败对人心社会戕害的同时,更深刻触及到时代的痛点,将“人民”真正推到了小说的中心位置,展现了一种别样形态的终极性灵魂“反腐”……

【本网原创】薛涛:“灿烂鲜活的生命就是要匍匐大地”
只有当作家被激起不可抵挡的创作欲望时,才能写好一部作品。同时,写作也是一个自我挖掘、不断解答自身困惑的过程……

马笑泉:小说家最终倚仗直觉
认识一个作家的最好方式就是阅读他的著作,感受他的表达方式。我感觉这个表达方式,就是作品的生成机制……
文章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