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编剧脱口秀后,宋束史余汪说出了这台演出的全部秘密…
现场
12日晚,由编剧帮主办的2016首届中国编剧脱口秀大会在京举行,宋方金、束焕、史航、余飞、汪海林五位编剧按顺序一一献出自己的脱口首秀。现场气氛高潮不断,观众以尖叫声、荧光棒、掌声助阵五位编剧的表演,阵势不输明星出场。
从左至右:束焕、史航、汪海林、余飞、宋方金
宋方金首先出场,以最擅长的讲故事方式聊起,先是吐槽自己新戏找了个“流星”(流量明星),被要求提供手替、文替、武替、臀替、胸替、腰替和锁骨替等,最后还要个饭替,接着就被“温柔”地告知已经从宋方金的天空中划过,“滚”就一个字。因为演员的问题,戏也未能开机,间接回答了为什么自己近年来能跟观众见面的作品越来越少;然后,又讲了自己和一个做影视的大哥的故事,用诙谐的言语和形象生动的比喻讽刺了近年来影视行业各种资本的乱入以及IP引起的影视乱象。
束焕主要谈了编剧拖稿的问题,分享自己的小妙招,并直言要学会听编剧说话的艺术,逗得观众笑声不断;接着,又以如今盛行的山寨片名调侃各类蹭热度、抄袭的行为;最后,束焕回归正经,坦言拖稿并非为拖而拖,而是尊重作品生长规律,慢工出细活。
史航一向以“嘴毒”闻名,偏偏又不见脏字。现场,他也不负盛名,一上来就把包括主持人英达在内的其他五位损个底掉,观众也跟着起哄。随后,他重点谈了“拖稿”的问题,他的小妙招是“利用”家里的14只喵(对,就是个猫奴),这种铲屎官触犯圣上的行为又把现场的气氛推至小高潮。
余飞则以虚构人物余小宝的三段婚姻来阐述如今的影视行业乱象,重点讲了与第三任郑小姐的故事,讽刺“于正”和小四的抄袭、山寨,还死不道歉的行为。当然,作为讲黄段子的一把好手,这个故事的口味你们想想就知道了。
“武林盟主”汪海林压轴出场,金句不断,内涵段子完全不输专业段子手,掀起当晚表演的最高潮。别出心裁用SM来形容做编剧难,花样调侃编剧生存环境,并自黑是“带着枪的财神爷”。不过,最劲爆的应该就是其关于资本炒IP的解读。IP能带来GP、LP,于是,汪海林用“闹了半天想玩3P”来总结炒IP人的心思,用令人遐想不断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表演,赢得台下粉丝的热烈回应。
目前来看,五位编剧的首脱表演无疑是很成功的,但在风光的台前表演幕后发生了什么,他们做这些事的乐趣和困惑在哪儿,我们拟了三道题请五位编剧同题作答:
1,昨天的一场脱口秀说下来,最大收获是什么?这是否可持续发展的一件事?
2,脱口秀毕竟不是老本行,准备的过程中是否多有反复,怎么定的最终思路和主题?完了之后“业务”上有何要总结?
3,效果劲爆,但还是有“不务正业”的杂音,认为“一入秀门深似海”,你们几个很难安心回到电脑前写作了,出不了好作品了…你们怎么看?
“大哥控”宋方金:
我们经历了难忘的戏剧生活
我觉得此次最大的收获是,对语言节奏本身和对语言和观众的关系加深了理解。同时,在此过程中,和几位同仁经历了难忘的戏剧生活。戏剧生活是一种慢生活,从容而深情。
是不是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很多原因,比如个人意愿、客观环境等。当下的社会环境很适合脱口秀这种表演,肯定会有很多高手出来。我希望能看到各种脱口秀表演。
至于文稿准备,是有调整的,但没有太多反复。思路和主题是大家各自寻找的,但我们会斟酌互补,取长补短,主要还是想对行业有所裨益。
最后,伍迪艾伦和北野武也拍电影,也写剧本,也搞脱口秀和单口相声。这叫不务正业?编剧就只能写剧本?冯小刚画画的时间比拍电影的时间多,这叫不务正业?不回到电脑前写作,我们如何生活?出不出得了好作品那不是我们本身能控制的。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我觉得对事物不要有粗暴简单的判断,出不出得了好作品,我们不妨慢慢看。
“真相帝”束焕:
我们把互黑和自黑当作大事来抓
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发现编剧也能尝试有话语权了。编剧一直是默默无闻的行业,但昨天的掌声和笑声更多不是包袱有多好,而是共鸣感。我们掏心窝子,观众也用掌声掏心窝子,原来我们不吐大家不快,这是件很让人高兴的事情。我感觉这事能持续,保持一年一次的频率吧。
虽然脱口秀不是本行,但写词是本行。演出前24小时我还担心一泥到底,最后在惨淡的气氛中黯然收场,从此连写剧本的饭碗都丢了。我们准备的时候都特别不自信,排练都不肯先说,特别客气,不是希望自己最好,而是希望别是最差,小团体充满了废柴同盟的气息,都用无所谓掩盖不自信。
但是,在主题和思路上我们还是表现出了老司机的精准和敏锐,没有别的武器,只有一张脸皮,在互黑上狠下功夫,把自黑当做一件大事来抓。举一反三,在真事基础上进行大胆艺术加工,史航老师和汪海林老师敢于自我牺牲,被黑得体无完肤的同时也贡献了大量笑点,值得表扬。
不过,也需要指出,昨晚到场的绝大多数是同行,很多包袱是“打内”的,出去就不响,希望大家不要膨胀,尾巴还是要夹紧。
对于质疑声,我想说编剧就是提供娱乐的,稿子也是自己写的。怎么就不务正业了?能上台说是惊喜,也是压力,督促我们写得更好,毕竟说的比写的好这口锅太沉,我们不背。
“网红”史航:
不务正业的人生才是任性而动情的人生
从《奇葩说》到《吐槽大会》,我吃过了许多开口饭,最辛苦的还是这一碗。以往是速度滑冰,这回是花样滑冰,不是以快打快,而是后发先至,兜着圈子还要把心里的五味杂陈昭示天下。在我们这年纪,辛苦就是最大的收获,能看到工作量又敢去完成这份工作量,我们终于混成了自己的资方,对自己穷追猛打却又永不言弃。这几天排练,简直是把一辈子的练门都亮给哥四个了,我们五个上场前齐聚男厕所那一刻,有一种哆哆嗦嗦的悲壮,我喜欢。
当然,这事不能真当事业去做,真把自己锻炼到不紧张的境界,就不好玩了。抛砖引玉,让后起之秀也来排练场和男厕门口紧张紧张吧。
在台下洋洋洒洒,觉得自己能有倚马之才,草书一份五千言道德经都没问题。真上场,有一个包袱没响就会慌,怀里立马多了一颗要出事的手榴弹。这种踩空的感觉太宝贵了。一切艺术在于分寸的拿捏,我们这回算是亲身爬过剃刀边缘了。以往再心疼角色,也比不上上场以后对自己那份心疼,那时候恨不得自己写的是甲骨文,字越少越好。我在微博上成天吐槽,这次索性选择了自黑,自黑的段位还不够,以为能把自己黑成一张黑扇面,结果只涂抹到张飞的地步。慢慢来。
不务正业的人生,才是任性而动情的人生。您心目中的编剧正业,我们五个何敢远离,只是没必要在大众面前秀恩爱。我们这回就是让别人和自己明白,我们当然是不靠谱地带的匆匆过客,却也是自由王国的永久公民。
“段子手”余飞:
编剧应学会谈判、泡妞、密室逃脱…
虽然和另外四位战友关系也不错,但毕竟没有一起搞过创作。对于我来讲,喜剧是非常陌生的一个剧种,而他们四位中戏的高手在这方面都有顶尖水平,我是从零开始,虽然演出效果不如几位那么火爆,但我自认为学到了很多东西,收获非常大,很高兴。另外,五位成熟编剧在一起任劳任怨地共同创作,这种情况可能只有过去样板戏的时候出现过。
说实话,我很感动,很喜欢这个小团队。现在,很难有什么事情能把这样的人团结在一起了。更难得的是,没有报酬,一个胖秃头请吃了点盒饭就把事儿定了。并且,这事儿是可以持续发展的,一年可以搞那么一两次,但不宜成为日常工作,主业毕竟还是写剧本抓剧本,演剧本是点缀。
做脱口秀表演主要是通过这种形式向社会展示编剧这个群体,宣传我们对文化、社会和人的看法,能起到一些鞭笞、引导的作用。最主要的是,编剧们都不容易,以这个名义搞个热闹的聚会,会减少很多抑郁症,能让编剧们更好地为抒写壮丽的正能量作贡献,为党和国家减轻心理负担。
其实,台本在准备过程中比较艰难,主要是大家都抽不出大块时间来弄。最阴险的是宋方金,前几次排练都说没准备好,啥也没说,还假装说自己准备的内容不行,到倒数第二次排练突然一竿子捅到底,一步到位了,给大家很大压力。我和史航还把台本推翻重来过。大家对我帮助比较大,一个写悬疑剧、情节剧的人,突然间想逗别人笑,难度比较大。他们几位给我提过很多非常好的意见,比如这种台本创作要碎片化、生活化,建议我不要过于虚构、不要试图讲太完整的故事,应该以包袱来构成主线。我真的收获很多,但觉得还没有做到位,如果有第二次机会,会更不一样。
任何说编剧讲课、演脱口秀、演讲不务正业的人,都是对编剧职业不了解。编剧本身就需要自己是个杂家,口才在编剧业务中的作用没有一半至少也有三分之一,希望编剧整个蹲家里写东西,一棍子打不了个屁来的,往往怀有一种心思:编剧最好写剧本的时候能力很高、争取权益的时候能力很低。这种想法要不得,编剧最应该是全方位发展的,只不过核心竞争力是要把剧本写好。剩下的时间精力,要学会演讲、谈判、打架、泡妞、密室逃脱等等各项技能,以备推广自己、引导他人、团结好人、识破小人、整死坏人。
“替身王”汪海林:
这是真正的演出,不是演讲
最大收获是友谊地久天长,五位编剧一起对词,坐排,导演、策划跟我们一起玩儿这么一趟,将来会是件非常值得怀念的事儿,来看演出的多是圈内亲朋好友,现场热闹火爆,说明我们人缘儿不错,所以友谊是最大的收获。
这是我第一次做脱口秀,以后也许还会做,但不可能做专业脱口秀,因为跟写剧本比,太不挣钱了。相声界不用紧张,我们还要赖在编剧界。
准备过程比较复杂,确定要做以后,有位编剧因为家庭原因参与策划了两次后退出了。其实,我们一直犹豫要不要请史航,因为他太忙。后来我试着邀请了一下,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他来了。聊的时候,我们一致决定还是以行业内容为主,不去照顾普通观众,因为普通观众也不认识我们,除了史航。
我们很认真地做这个演出,讲究专业性,尊重舞台,一切按舞台规律来。虽然都是简单流程,也需要专业导演。我们有现场导演负责上下场顺连、音乐、大屏幕、表演衔接等。除此之外,还设置了视频导演,甚至还请了舞台剧导演黄凯来帮忙。
不过,就我个人总结的话,我们不是演员,需要依靠语言本身的力量,甚至最应该依靠的是文字的力量。单纯靠表演,我们就输了。另外,作为编剧,我们拖稿太严重了,词儿不熟,上场前还没写完。脱稿讲,只有方金好一些,他甚至现场还能发挥,其他同志都不行,如果稿子熟,演出效果会更好。
不务正业的说法很荒谬,写剧本之余,有的编剧潜水,有的打篮球,有的搞代购,我们脱口秀谈的还是业内那些事,这就是正业。莫里哀经常上台演出,算不务正业吗?伍迪艾伦就是著名的编剧脱口秀。说我们不务正业的,是他自己不热爱生活,需要反省。
结语
这两年流行编剧“论剑”,对行业问题发表鲜明意见。这两年也流行对“论剑”的编剧横加指责:不好好写剧本,论什么剑,真贱!
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偏见。行业发展出现了方向问题、结构问题、风气问题,每一个从业者和观察者都有权发表意见。您作为行业一分子不出来论辩是非也就算了,有什么理由对赤忱一片说真话的人痛加挞伐呢?
编剧这一支笔,既是用来写流芳百世的大作品的,也是用来写匕首投枪的小文章的。前者讲究厚积薄发,后者讲究表达即抵达!写小说的鲁迅后来几乎只写杂文,没听说针砭时弊的演讲和短文遮蔽了他的一丝伟大。
好在,这些编剧们并没有因为责难如影随形就改弦更张。他们不但是论坛上侃侃而谈的常客,昨夜还成了脱口秀舞台艺术的表演者。一边一如既往地讥刺虚妄之人,一边尽情尽兴地自黑他黑。口角风暴,快意江湖。为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点赞,为他们没皮没脸的娱乐精神鼓掌。
希望这篇反刍和复盘的报道,能让更多的人读懂他们的用意和初衷,能让持有偏见的人松弛紧绷的心,能让所有的人对编剧行多一些理解和认同。
诚如是,则善莫大焉,不虚此文。
【文/jin】
版权声明
微信公众号【影艺独舌】的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艺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评论,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须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及作者。(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微信ID:yingyidushe
对影像和艺人做最恰如其分的评价
长按二维码关注“影艺独舌”!
【影艺独舌】
由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有新闻追新闻,没新闻评电影。坚持大众化路线,趣味化表达。